电力行业作为高危行业之一,注重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随着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和项目规模的扩大,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电力智慧工地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借助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等多种技术手段,可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方位、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建设成本,同时推动绿色建造和可持续发展。
本篇文章,知行华智为大家整理了12个电力智慧工地的应用案例,包括火电、水电、风电、光伏、核电和输变电等工程领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火电智慧工地
01 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
北仑电厂的智慧工地系统集成了视频监控、数字广播、人员定位、AI行为识别和国产BIM(建筑信息模型)五大模块。通过这些模块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02 国能广投北海电厂二期扩建工程
2023年12月7日,国能广投北海电厂二期扩建工程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开发调试顺利完成,并成功上线运行。随后,2024年6月,该工程的智慧工地引入了深基坑监测系统。此项目在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理念下充分展现了其技术力量,以5G+智能设备物联网体系为中心进行建设,实现了全厂范围内的5G网络覆盖、智能AI识别、塔机与升降机的监控、环境监测、临边防护、水量与电量监测数据的上传和可视化管理等功能。通过实时、全面和智能的监控管理以及信息共享,该项目确保了现场各生产要素(包括人员、设备、物料、工法和环境)的高效运行,并采用智能化方式改进了施工现场人员和设备的组织和交互模式,以确保工程的安全高质量推进。
03 中南电力天门蒋场99兆瓦风储一体化工程
中南电力天门蒋场99兆瓦风储一体化工程采用了“云、大、物、移、智”等先进技术,通过电力智慧工地平台的综合运用,实现了风电项目基建施工现场的智慧化工器具库,打造了“1+2+N”新能源项目的分级管理体系。
04 昌邑海洋牧场与三峡300MW海上风电融合
昌邑海洋牧场与三峡300MW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是山东省首个启动的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融合试验示范项目,总装机容量达到300MW。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借助5G+AI可视化监管系统,实现了对海上风电建设施工过程的智能化监管。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运维作业船舶在出发、停靠过程中的行为,通过成熟的AI算法进行自动检测、抓拍记录和实时告警,以减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并降低管理成本,弥补了传统监管技术的不足。
05 宁夏电力宁东光伏基地
宁东15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是全国首批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该项目严格遵循集团“两高一低”要求,并积极应用了十项先进技术和九项科技成果,致力于打造智慧工地、智能监测和智慧运维三维一体的智慧光伏示范样板。
06 雅砻江卡拉水电站
位于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中游规划第7级的卡拉水电站是一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高坝高达123米,总装机容量为1020兆瓦。该电站通过智能建设平台实现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电站建设。主要功能包括智能业务管理、三维协同设计、智能建造应用、智慧工地应用以及智能决策指挥。
07 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电站
乌东德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河段,主要用途是发电,同时兼顾防洪,装机容量为10200兆瓦,是一项一级大型工程。坝顶高程为988米,最大坝高达270米。水电六局先后承接了乌东德水电站的13个标段和48个重要节点的施工任务,并通过数字化方式使工程更加智慧。
08 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
辽宁清原抽水蓄能电站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BIM、虚拟仿真等信息技术,以电站的三维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数字化电站系统平台。该平台与大坝填筑碾压监控系统、质量验评系统、智能化焊接数据监测系统、钢丝绳断丝自动监测系统以及安装间虚拟仿真布置等相互配合,构建了完整的电站智慧工地建设系统。
09 田湾核电7、8号机组
田湾核电站的7号和8号机组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控股。作为项目业主,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负责田湾核电站的建设管理和商业运营。由于多家建设单位参与施工现场,江苏核电开发了田湾核电站7号和8号机组的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该电力智慧工地将施工现场划分为79个安全网格化区域,并配备了安全网格化负责人。智慧工地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中显示的各个网格的基本信息,在系统发出预警时迅速找到相应的施工责任方,提高工作协同效率。
智慧工地能够弥补人员现场检查的缺漏。2021年7月14日,连云港遭遇强降雨,智慧工地指挥中心的值班人员根据现场监控摄像头传来的画面发现,有施工人员躲进了工地某个洞内避雨。与此同时,洞口的水位迅速上涨并倒灌进洞里。通过及时处置,超过10名工作人员成功安全撤离,避免了淹溺事故的发生。
10 徐大堡核电项目
徐大堡核电项目的一线工程人员佩戴智能安全帽,手腕上戴有智能手环。通过一个大屏幕,项目指挥中心可以监控到工地各个角落的实时情况。利用人工智能智能分析技术,可以识别各类违规行为。为了实现对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的全面监控,徐大堡核电项目的电力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依赖于搭建在现场的无线网络、摄像头和无人机。这些设备可以从不同高度和角度对现场进行航拍,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通过项目指挥中心大屏和手机移动端实时、全面地掌握现场施工情况。
11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该工程额定换流容量为800万千瓦,新建线路长度为2121公里。工程于2023年6月23日投入全容量运营,旨在保障浙江的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清洁化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网浙江电力在白鹤滩工程打造了智慧工地。该工地应用数字化和智能化平台,对工程进度、安全、质量、人员组织、物资管理、设计、环保水保、数字档案、党建、技术经济、工程日报、台风预警、天气预报、安装环境监测等进行全面管理。在各种前沿科技的加持下,该工程从开工到投运仅耗时14个月,创造了令人称奇的成就。
12 南郑110千伏变电站
南郑110千伏变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国范围内试点建设的18座智慧变电站之一,也是国网河北电力在雄安新区打造的智慧标杆变电站。作为一座智慧标杆,南郑110千伏变电站在建设初期便设立了29项样板先行示范工艺,并引入和改造了19项智能装备。此外,工程还自主研发了6项智能化施工装备。该工程始终将“建造智能,智能建造”理念融入工程建设中。
以上,就是知行华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12个电力智慧工地的应用案例,大家都了解了吗?智慧工地在电力行业、化工、能源等诸多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有了智慧工地技术的加持,电力、化工、能源等方面的工程建设效率显著提升,安全隐患大幅减少,项目管理更加精细化,资源利用更加高效,有力推动了行业智能化转型。智慧工地项目管理软件有什么作用?想知道的话赶快来知行华智官网上进行了解,如果还有更多疑问,欢迎在知行华智官网上留言探讨(留言咨询流程和入口: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