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化管理
2024-02-28
387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不断赋能产业升级,各行业对数字基础设施的需求更加迫切。工程建设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目前大多数工程建设企业都不同程度上存在人才不足、信息化相对滞后、事故频发、管理水平低下、市场能力不足等问题,工程建设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已迫在眉睫。
原因:
1、用工成本高却不能掌握工人情况
当前用工成本越来越高,想找到技术高、能够掌握新工艺新工法的工人更是难找,企业却对工地工人每天出勤、工作情况、工作效率、作业质量、安全意识等情况缺乏掌握,这对企业提升项目交付率、提高项目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都造成很大难题。
2、项目管理粗放成本核算难
工程项目以合约控成本,不断通过投标竞争机制压缩成本,施工企业则通过采购部门人员进行生产采购,不同的供应商、供货时间、供货方式等对企业的成本影响较大,而这些信息又只能通过汇报、交流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管理粗放导致企业很难掌握准确的成本数据,也无法找到改进提升的关键点,优化生产组织方式更高效利用资源。
3、工程施工安全问题依然严峻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整体环境复杂、危险系数较高、部分工种设置属于高危作业工种。这两年,国家持续加大对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管力度,企业也随之完善各项安全措施,但安全事故却呈逐年增加趋势,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4、项目结束没有形成数据资产
尽管中国作为全球建筑业大国,每年的工程建设规模、建造能力令世界惊叹。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用一套适合建筑企业管理工程建设的标准信息化系统,各类数据的采集严重不足,项目结束后数据的作用也同步结束,不能形成有效的数据资产,更无法支撑数据的高价值应用。
5、施工进度计划赶不上变化
行业中有一个顺口溜,进度是主线、安全是红线、成本上上线、质量是底线。所有人员都认同进度的重要性,企业对项目进度的了解要通过会议沟通,大量信息的交互效率低下,决策依据不清晰,导致施工进度慢,施工计划赶不上变化。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平台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员、进度、质量、安全、费用等生产要素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建立全面感知、智能生产、科学管理、互联协同的项目生态管理系统,管理者可通过平台实现过程数字化、结果可视化、管理数据化,为现场施工人员管理、实时监控、协同作业、数据集成提供技术支撑。